“分润模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富新密码丨聚焦佛山十大改革创新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2:53:00
编者按: 2024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市委改革工作部署,以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涌现出一批优秀实践成果。近日,2024年度佛山市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正式发布。为弘扬“敢饮头啖汤”的改革精神,总结宣传推广改革典型经验做法,营造浓厚改革创新氛围,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佛山市委改革办和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聚焦佛山十大改革创新案例”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以前这里是一片老旧的市场,村民守着这点租金过日子,看不到什么发展前景。”日前,西樵镇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陆祖桥如往常一样来到沙基商贸中心看工程进度,回想过去,他感触良多。
而现在,沙基商贸中心“出租+分成”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升级改造和运营,老旧市场将变身现代商贸中心。他满怀期待,希望集体资产收益能随着项目的运营不断增长,让社区发展更上一层楼。
该项目是南海区以“分润模式”激活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富密码”的典型代表。目前全区已落地实施15个“分润模式”项目,涵盖员工租赁住房、工业厂房、专业市场、停车场、幼儿园等多个民生领域……一个个生动的改革故事,见证着南海区在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从“租赁困局”到“分润破局”
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发展,上金瓯社区主要依靠土地、厂房、商铺的出租维持集体收入,租金收入在集体总收入中的占比较高。
上金瓯的情况在佛山并非孤例。以南海区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村居依托集体土地资源,大力兴建厂房、物业,逐步形成鲜明的“租赁经济”发展特色,集体土地及物业出租收入在集体经济总收入中占比约8成。


然而,在近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租赁经济”的局限性越发明显。“集体厂房的租金越来越低了,有的甚至从最高峰的每月20多元/平方米降到了9元/平方米。”陆祖桥告诉记者,租金收入虽然稳定但增长缓慢,集体经济收入大约5年时间才增长10%。
面对这一困局,如何再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蛋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佛山,各方已为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开展了一系列大胆改革探索。2024年4月,南海区以“分润模式”为突破口,踏上了从“收租躺赢”向“多元共富”的转型之路。
租金+分成、合作开发、第三方公司整体运营等多元化“分润模式”,正为集体经济开辟收益新渠道,南海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浪潮汹涌澎湃,激荡出蓬勃生机。


走进沙基商贸中心,施工现场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头戴安全帽,穿梭在脚手架之间,搬运材料、铺设瓷片。
沙基商贸中心的前身是建于2003年的沙基农贸市场,近年已显破旧。去年,沙基商贸中心“出租+分成”项目通过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进行发包,最终佛山市客利隆商贸有限公司以420万元竞得。
陆祖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项目采取“租金+分成”的模式,实现集体资产收益大幅增长,光420万元的成交额就已比往年租金增收120万元,收益上涨 44.6%,惠及群众超2万人。
“除了租金收入,以后项目年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社区还可以按约定比例进行分成。而引入社会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和运营,对社区长远发展也大有裨益。”他说。
以改革为笔重塑乡村发展生态
“目前招商工作已完成9成以上,一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都将入驻。”佛山市客利隆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宇伦对项目充满信心,他指着规划图高兴地说,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商贸中心。
对于改革带来的变化,上金瓯社区横塘经济社社长区志鉴深有感触:“对社区来说,沙基商贸中心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是改变了以往‘收租躺赢’的模式,打开了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


这样的改革故事正在南海大地不断上演。九江镇朗星社区大朗一工业大道5号厂房,以集体物业使用权与市场主体进行合作开发,合作方投入不少于500万元对原物业进行改造,预计合作期内村集体平均每年固定红利可超235万元;桂城叠南社区停车场项目引入专业公司,建立“保底租金+营收分成”双轨制,每月收取4万元保底租金,另收取15%的年度营收分成,建成后预计新增不少于330个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片区停车难的社会治理难题。
改革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南海区深知,唯有筑牢制度根基、构建长效机制,方能行稳致远。
在推进“分润模式”落地的过程中,南海区注重强化制度保障。一方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在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中专门安排一定的专项奖励资金,用于激励实施“分润模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并将改革成效纳入市级激励资金分配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另一方面,创新建立兜底收益保障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吃下“定心丸”。

例如,丹灶镇东联经济联合社停车场项目,就采用“租金+分成+收益兜底”模式,在确保年租金收入基础上,经联社每年可从项目经营中分成30%的收益,同时设定总保底收益,有效防控改革风险。
“分润模式”不仅让集体经济组织受益,也直接惠及广大群众。例如,在狮山镇官窑社区,官窑经济联合社与南海区官窑土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集中式员工租赁住房项目,预期可建设超250套集中式员工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周边产业工人居住难题;依托“分润模式”引入的优质项目,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2025年预计新增120个就业岗位……
在“分润模式”的推动下,南海区农村集体经济迎来了新的春天。2024年,全区亿元村居增至51个,集体经济总收入近150亿元,村居集体资产总额近600亿元,培育强村公司56家,活化农村集体资金超36亿元。

如今,沙基商贸中心即将在“五一”假期进行试业,预计客流量将增加到以往的三倍以上。南海区的“分润模式”,正在奏响农村集体经济共富的新乐章,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探路先行。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关浩业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关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