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e法耀陇原|践行“枫桥经验”的金塔样本:古城乡“12345”工作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8:52: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

#e法耀陇原##e法善治网聚同心#

  古城乡位于金塔县中部,既是远近闻名的制种大乡,也是全县农田灌溉条件最困难的乡镇。近三年,全乡年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百余起,其中制种、水事纠纷占比近半。面对复杂的治理挑战,古城乡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主动创稳要求,紧扣“四个实战化”目标,探索形成“12345”基层治理工作法,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连续10年保持命案“零发生”,走出了一条具有乡土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8月22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司法部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等13家单位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e法耀陇原”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采访活动走进金塔县古城乡综治中心,看当地如何利用综合治理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金塔县古城乡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2020年成立后,通过设置综合受理、信访接待、法律服务3个窗口,构建“一扇门、一次办”服务体系。

  综合受理窗口统筹群众诉求分流转办,信访接待窗口规范信访渠道,法律服务岗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赶集日及每周二、四提供法律咨询。

  今年以来,前厅累计接待群众16批29人次,提供咨询、代办、帮办等服务500余人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治理实践中,古城乡总结形成“12345”工作法:以“一核”多元强化党委统揽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以“双化”驱动建立“网格化+信息化”采集模式,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以“三治”融合推进自治强基、法治固本、德治润心;以“四级”联动构建“乡-村-组-党员群众代表”创稳体系;以“五微”服务通过“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模式,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这套工作法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通过“四网融合、一网统管”治理架构,古城乡整合综治中心、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力量联动,形成“齐联动、无边界”的治理合力。全乡划分8个网格、63个治理单元,配备8名专职网格员、63名辅助员,每村配备1名辅警和法律顾问,培育65名法律明白人,89名调解员,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

  同时,纵向建立党政领导包片区、科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四级架构、横向通过、分级负责、互联融动”机制,对矛盾纠纷进行风险研判:蓝色为一般口角现场调处,红色为复杂矛盾重点攻坚,黄色为常规问题跟踪办理。分析研判后,简单问题组内解决、复杂事项村级会商、重大风险乡级兜底,同步配套“跟踪回访”机制,确保案结事了人和。今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6起,化解率达98%。

  在融媒体普法方面,古城乡打造“老王说法”“乡音普法”品牌直播间,开展专题普法12场,线下组织“法治赶大集”、案例展播等活动80余场,覆盖群众1500人次。工作室创新“直播带货+普法”模式,推介特色农产品实现双向赋能。结合农村高额彩礼治理,修订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推动移风易俗。通过“网格化+信息化”模式,运用平安甘肃APP、雪亮工程智能监控构建“数字民情档案”,建立“三级响应”闭环机制,去年以来及时稳控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15起,真正实现“数据跑腿、智能防控”。

  古城乡党委书记李鸿雁表示,未来,古城乡将持续深化“服务群众、诉求表达、矛盾化解”三条线协同发力,推动治理从“被动稳控”向“主动创稳”升级,让综治中心成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平安引擎”。

相关文章
e法耀陇原|践行“枫桥经验”的金塔样本:古城乡“12345”工作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2025-08-23 08:52:00
中国甘肃网“鼎立信普法直播间”入选“I@法我们一起来行动”典型案例
2025-08-19 11:46:00
“松绑解压”激活基层办案动能
2025-07-25 16:20:00
永不磨灭的红色信仰
2025-07-16 15:38:00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乒乓球项目决赛将在广州举行
2025-07-14 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