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作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部分条件,日本考虑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帮助美国抵消中国反制措施打击大豆出口的影响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在特朗普发动的第一次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农民最后靠230亿美元的政府救助免于破产,但大多数农场大伤元气,也失去了中国这个他们最大的出口市场。特朗普目前发动的关税战使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高达24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25%的报复性关税。特朗普立场在最近一周内不断反复,但市场选择相信他会考虑对华逐步降低关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4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美没有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郭嘉昆指出,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多位贸易专家对《财经》指出,中美如果进行贸易谈判,中方最大的谈判筹码之一就是大豆。按价值计算,美国向中国出售的大豆比任何其他单一产品都多。美国农民曾供应中国40%的进口大豆,如今这一数字则徘徊在20%左右。大豆是中美贸易战的中心,过去是,现在还是。 在中美还在掰扯双方是否开始就关税进行磋商之际,美东时间4月24日,日本媒体报道,作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部分条件,日本考虑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帮助美国抵消中国反制措施打击大豆出口的影响。这被视为日本政府寻求特朗普政府降低关税的努力。 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将近一半运往中国,若中国完全转向巴西,美国大豆出口可能下降10%至15%。美国统计调查局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价值达128.4亿美元。由于中国针对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实施反制,大豆价格上涨了135%。 中国仍是美国大豆种植户的头号目的地市场,关税争端长期持续会使美国大豆种植业面临沉重打击,但日本突然以大豆为谈判筹码,这有可能缓冲美国政府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紧迫性。有关日本考虑增加进口美国大豆的消息传出后,4月24日美股早盘时段,美国大豆期货回吐日内涨幅。处于10.56美元/蒲式耳上方的CBOT 7月大豆期货合约一度逼近10.52美元,日内涨幅收窄到不足0.3%,美股开盘以来呈现出V形反转。谁更需要谁
近几周来,由于特朗普的善变反应在关税问题上,就是他反复无常的态度。这导致全球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国股票和国债,市场剧烈波动。就在特朗普态度软化后,多位华尔街市场分析师表示,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等待关税进展出现更多确定性,因为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更为“温和的措辞”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找到一个贸易战的解决方案。 但对于美国的大豆种植者来说,他们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持续应对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当中国这个他们最大的客户不再继续购买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的替代市场不多。
美国种植大豆的农民面对不确定性只有苦撑,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摄/金焱 相对应的,中国加大了国内大豆种植力度,并从巴西购买了创纪录数量的大豆,巴西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商。4月25日,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的一位董事表示,巴西计划在2025年增加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以及对欧洲、中东和东南亚主要客户的豆粕出口。这一趋势发生在美国和中国持续的贸易摩擦背景下。 实际上,中国宣布新反制后,中国进口商在4月11日一周迅速大批下单巴西大豆,在当周的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这些大豆大都将在5月至7月出货,至少达240万吨,是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农业农村部4月数据显示,2024/2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9460万吨,较3月预测一致。大豆后市进口量变动有限,整体市场价格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很多美国豆农面临的关税战难题是,他们需规划种植的规模,一旦失去了中国市场,美国巨大的大豆产能难以寻找新客户消化。多位美国豆农对《财经》表示,也可能最后特朗普政府会给他们以补贴,但是他们更需要合同而不是补贴。目前特别是一些美国农场主本身就依赖于贷款等金融服务,如果无法及时回款,则不得不面临破产等尴尬的局面。
关税直接威胁到美国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不甘心在中美大的演义中跑龙套。摄/金焱
4月11日,中国对美进行反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中国进口美豆价格因此飙涨。2025年4月美湾大豆FOB价约为450美元/吨,按125%的税率计算,到岸价将升至1026美元/吨,远超约580美元/吨的同期巴西大豆到岸价,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基本停滞。 美国大豆协会官网4月9日的声明指出,新一轮贸易战将再次对美国大豆行业造成影响,包括对美国大豆产业的信誉、作为供应商的可靠性、贸易关系的稳定性等长期影响都很难用言语形容,美国豆农敦促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国政府谈判,以保护美国大豆所依赖的市场。
日本的橄榄枝
美国和日本日前举行了首轮双边谈判。据悉,美国谈判代表将汽车和大米列为日本设置市场壁垒的领域,并要求日本增加对美肉类、水产品及马铃薯的进口。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4月22日透露,政府就日美关税谈判正在探讨扩大进口美国产大米。日本对大米征收700%的关税,在零关税的大米最低准入量一年约77万吨范围内,将协调设置配额以增加从美国的进口量,预计会以6万吨左右的方案为大方向。日本国内大米价格居高不下,渴求相对便宜的进口米的声音也产生影响。美方还将目光投向牛肉和土豆。 爱达荷州2023年向日本出口了价值6900万美元的农产品。日本进口美国加工土豆用于生产薯片,但一项针对新鲜土豆的禁令阻止了爱达荷州农民出口新鲜土豆。爱达荷州共和党参议员凯利·安东(Kelly Anthon)对《财经》表示,我们一直积极寻求扩大对日本的出口,尤其关注新鲜土豆。我们不断努力争取向日本市场开放美国新鲜土豆,但日本方面一直以“国家安全”名义将我们的新鲜土豆拒之门外。 日本政府在过去的贸易谈判中一直对大米进行保护。除了大米,日本的牛肉安全标准也是非关税壁垒。土豆也存在进口限制。美方就农林水产品出示美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3月底公布的2025年版《贸易壁垒报告》,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在最新的贸易谈判中,日本政府考虑增加进口美国的大豆和大米,作为与特朗普谈判的潜在筹码。 特朗普则表达了对日本的不满,提出了驻日美军的驻留经费分担增加、美国制造的汽车在日本的销售、对日贸易逆差等问题。美方还要求日本消除对美国出口造成障碍或限制的因素,例如汽车安全标准和牛肉的检疫规定等。美日第一轮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宣称取得“重大进展”,但海外媒体表示,除了同意再次会面,美日双方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人还罕见地对美国发出强硬表态,称日本不会为达成关税协议而全盘接受美国的要求。他明确排除了“以降低对日本农产品保护水平换取汽车关税豁免”的可能性。石破茂同时表示,日本政府不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纳入安全议题。自特朗普政府对日本敏感的汽车和农业领域发起贸易战以来,这是石破茂发表的最具对抗性言论之一。 对于日本的大豆谈判策略,有贸易专家对《财经》表示,它对中国的威胁不大。毕竟美日逆差在汽车问题上体现得最为特别,特朗普对汽车问题尤为关注,他强调“没有一辆美国车在日本跑”,并主张为了解决贸易逆差,日本“应该进口更多的美国汽车”。日本作为世界大豆消费大国之一,近年大豆年需求量约350万吨,和中国市场不可同日而语。 2019年的日美贸易协定中,日本对美国农产品关税有所降低。有媒体称,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与美国贸易谈判的日方首席代表赤泽亮正计划,于4月30日至5月2日访美,会见贝森特等特朗普政府的官员,进行第二轮日美谈判。
责编 | 杨明慧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