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道县:十一代匠心守百年油坊 土法木榨淬炼“液体黄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20:00    

红网时刻新闻4月16日讯(通讯员 程欢 何嘉怡)在快节奏的现代工业浪潮中,标准化、高效率的生产模式如汹涌潮水般席卷而来,传统的土法技艺因工序繁杂、产量有限,逐渐被人们遗忘在岁月的角落。然而,在道县祥霖铺镇上渡村,土法榨油这一传统技艺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历经时光的不断打磨,每一道工序和步骤,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榨油坊内,师傅挑出饱满、无杂质的茶油籽,放上炕慢烘,不时翻一翻,让茶籽受热均匀。经过两天两夜,茶籽多余水分散尽,香气扑鼻。烘好的茶油籽被均匀铺进碾槽,黄牛慢悠悠拉动石碾,把茶籽碾成棕褐色粗粉。筛过后,粗粉入铁锅,猛火蒸半小时。烟雾弥漫中,茶香四溢。师傅将蒸熟的茶粉用稻草筋裹好,压制成饼,整齐码在一旁,准备压榨。

上榨,是土法榨油的最后环节,也是最有看头的一步。巨大榨油机由坚硬木材打造,师傅们把包好的油饼,层层垒进榨膛,装上压膛木块与木楔,便要开始榨油了。只见四名师傅一次次荡起悬挂的撞锤,重重砸向木楔。随着木楔一寸寸嵌入,金黄透亮的茶油,从草垫缝隙里潺潺流出,从龙榨口汇聚成一条“油溪”。

“我们土榨茶油的出油率虽然比较低,比不上机器压榨出油率高,但我们讲究铁锅柴火慢慢蒸,在整个压榨的过程中不会超过60摄氏度,保留了我们茶油的原滋原味,活性物质也保留得会更好,闻起来也会更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胜德说道。

“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艺”的精髓在于“慢工出细活”,由烘籽、上料、翻料、出料、上碾、粉碎、蒸粉、制饼、上榨、打油、下榨等工序组成。这种传统的榨油方法不仅保留了油料的天然营养成分,还赋予了油品独特的风味。与现代工业榨油相比,土法榨油虽然产量较低,但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每天可以榨出300多斤的茶油,大概会榨到端午节之后,总产量在3万斤左右,产值可以达到1000万元左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胜德说道。

“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艺”是一门古老民间手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靠着代代口耳相传一直延续至今,能掌握全套技艺的人寥寥无几。道县祥霖铺镇上渡村的周胜德是掌握全套技艺的人之一,今年48岁,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茶油坊已有20多个年头了。自幼在油茶香中长大的他,对家乡山茶油饱含深情,为了让这原生态的美味走进更多人的生活。2018年,他创立“金色道香”茶油品牌,积极开拓市场,在打响道州茶油知名度的同时,寻访匠人,深入研究并传承这一古老技艺,让土法榨油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实现了品牌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做茶油的,到我这一代已经是十一代了。我现在的小孩也天天在工坊里学习这个榨茶油的工艺,我们会把这个茶油工艺一直传承下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胜德说道。

“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艺”自2019年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到2023年晋升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湖南道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土榨基地也被永州市旅游广电体育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艺”以木龙榨中汩汩流淌的金黄茶油,见证着传统工艺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与创新转化。这座承载着十一代人记忆的油坊,也正以代际传承机制确保了技艺核心的完整性与活态延续,而更珍贵的,是那份代代相传的匠心与执着。

相关文章
石泉县城关镇人大:办好“民生微实事”点亮小区“暖心灯”
2025-04-16 10:45:00
道县:十一代匠心守百年油坊 土法木榨淬炼“液体黄金”
2025-04-16 09:20:00
“好房子”的噪声标准:卧室上限30分贝
2025-04-16 08:34:00
美司法部起诉新墨西哥州特斯拉纵火嫌犯 最高面临40年监禁
2025-04-15 07:03:00
何同学拒绝网约车好评言论引争议,网友:请对库克这样说
2025-04-13 1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