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古村吃好“文旅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12:00

熹乐谷打造温泉度假综合体。

古村凭着天赋温泉资源吃上“文旅饭”。

汤塘村精品民宿“一方小院”。

俯瞰汤塘村,古建筑韵意悠长,村民在家做起温泉民宿。曾亮超 摄
蜿蜒的环湖绿道,串联起黄花湖、森林与农田;不远处,古村连片,踏足其中赏民居,或住进一间花园客栈;入夜,泡一池特色温泉,卸下全身疲惫,好不惬意……日趋火热的温泉民宿业正成为佛冈汤塘镇汤塘村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走在汤塘村村道上,几乎家家户户门前、楼顶都挂着民宿招牌和预约电话。每逢节假日,村内马路边、巷道上的停车位都停满了粤A、粤E等外地车辆,温泉民宿生意红火,当地村民靠着天赋温泉资源吃上了“文旅饭”。
汤塘村,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因村内有天然热水塘(温泉)而得名,2016年被评定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距离汤塘村古村核心区不到三公里,在青山碧水之间,坐落着以熹乐谷、聚龙湾等高端旅游项目为核心的黄花湖旅游景区,与汤塘村遥相呼应。
截至2024年,汤塘村行政区域范围内,集合了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4家温泉民宿,民宿产业带动相关营业收入达3200万元。
文:罗沅琪 李楚鋆 图:罗沅琪(除署名外) 本版统筹:贺欢
区位便利▶▷
4A级景区带动亿级旅游产业集群
沿着黄花湖深处的半高山谷前进,拐过几个弯,便能看到熹乐谷旅游度假区。2015年,熹乐谷温泉旅游度假区在汤塘村正式营业,随后迅速跃升为清远市人气、营收最高的景区之一,也成为国家4A级景区。作为清远市龙头旅游品牌之一,2024年熹乐谷接待游客约51万人次,营业收入1.9亿元。
汤塘村有着87℃的珍稀氡温泉,是远近闻名的温泉之乡。该村距离京港澳高速汤塘出口不到1公里,从广州天河区驾车1小时便可抵达。“温泉资源+区位便利”双优势,正是不少文旅企业愿意在此投资的缘由。
广东省旅游协会执行会长、熹乐谷文旅董事长王硕朋多次在文旅会议上介绍营收红火的秘诀,“熹乐谷打造的温泉度假综合体,是国内温泉行业中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景区。”王硕朋介绍,“熹乐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温泉度假区,而是集山顶度假酒店、凤凰温泉、慕野清风山谷营地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南中国温泉度假综合体。”
熹乐谷以亲子家庭为核心客户群体,多种旅游业态不仅实现了对家庭客群的全年龄段覆盖,更通过“亲子游带动成人消费、白天活动延伸夜间经济”的交叉模式,成为区域文旅项目差异化突围的典型样本。
同样在汤塘村,与泉眼仅一墙之隔,还坐落着佛冈县首个国家4A级景区——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多年来凭借着温泉招牌,其享誉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三成稳定客源来自全国性会议团队、行业论坛及企业培训等,会展收入构成营收结构中的‘基本盘’。”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常务副总经理许沛文介绍,眼下会展经济是聚龙湾锚定的核心赛道。
“聚龙湾距白云机场仅50分钟车程,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过来都很方便。”许沛文说,为了满足会展市场需求,聚龙湾建有数十个多功能会议室,其中最大的能容纳3000人。
2023年开始,这家老牌景区进行分阶段封闭装修,进行全区域设施设备换新,部分区域推倒重建。面对当下的消费降级和市场不确定性,聚龙湾采取“小步快跑”策略,优先完成贵宾楼、主楼改造。
依托“佛卧山冈、温泉之城”优势资源基础,汤塘镇全面推动《黄花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落地,升级改造黄花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及周边配套设施,深入腾退和治理黄花湖旅游景区1.86公里生态岸线,全力打造“南中国氡温泉之都”。
当前,黄花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已聚集起以熹乐谷、聚龙湾为龙头品牌的温泉产业集群,辐射带动鹤鸣洲等知名旅游项目的建成发展,构建起集商务、会议、度假、养生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群,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科普研学等新业态,黄花湖亿级旅游产业集群潜力持续“拉满”。
目前,汤塘镇通过国家专项债项目成功申报了汤塘镇文化旅游设施提质改造工程,计划投入8亿元对黄花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分5期实施升级改造。投资2900万元对汤泉东、西路,黄花湖及周边村落道路、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工程。同时还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有关要求,对106国道进行路域整治,不断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随着文化旅游设施提质改造工程的实施,黄花湖温泉旅游度假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度假区道路变得更加平坦宽敞,周边不少村民都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庄和民宿,生意火爆,还聚集了多家农家乐,村民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广。
因泉而兴▶▷
温泉民宿数量呈井喷式上升
A级旅游景区提供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而乡村则依靠民宿“抢人”。
岭南五月,冒着热气的汤塘村古泉眼在雨雾中更加清晰易见,驾车经过于此的游客纷纷驻足观望,在此拍照打卡。“很多地方都有温泉,但87℃高温的氡温泉只有汤塘村有。”村民骄傲地说起这独一无二的温泉资源。
汤塘村因泉而兴。如今温泉水顺着热水管道,流进上闸、下闸自然村的每家每户,村民打开家里的水龙头,便可享受来自泉眼的馈赠。村民顺势在家里做起了温泉民宿,村里逐渐形成温泉民宿集聚区,小型集市摇身变为了商业街,餐饮店日益火爆。
刘金辉从事餐饮业多年,“汤塘镇哪个景区人气最旺,我的酒楼就开到哪里,始终没离开过汤塘村。”从起初聚龙湾入口,到熹乐谷景区前,如今又在汤塘村口新盘下了一家农庄,他见证这近二十年汤塘镇旅游产业的蒸蒸日上,而名下的三家餐馆也证明了他决策的正确。
2020年,周右铭当上了村总支书记,他清晰记得,这一年村内的民宿仅6家,而现在这个数字是原来的十几倍。民宿带动村民就业380人,村内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实现年收入600万元。
“真温泉,价格实惠。”“离广州近,交通便利。”多数游客对汤塘村的评价道出了村里民宿生意火爆的关键。
探访村内民宿,不难发现,与社交平台上流行的精致民宿不同。村内绝大部分民宿由自住房改造而成,户主住低层,三、四层以上则改建成民宿,多为二房/三房一厅,搭配房内独立温泉池。民宿内外装修风格仍是乡村农房的“素颜”模样,基于建筑格式、住宿服务,汤塘村的温泉民宿价格实惠。
随着民宿越来越多,各类管理问题也开始涌现。例如客人在民宿里摔倒了,医药费该怎么分摊?民宿同行出现低价竞争,该怎样化解?如何管理好民宿服务、擦亮温泉村招牌,成为了周右铭的心头大事。
在村委组织下,汤塘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民宿协会,商量制定民宿标准化制度。打破了“单打独斗”的旧局面,通过理事会对接,争取旅游保险、民宿物资等各类采购最大优惠,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汤塘村同时组建民宿工作小组,健全民宿管理制度,对消防、治安、公共秩序等作出严格要求并定期到店督导。成立佛冈县汤和泉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民宿公司,对村内闲置民房进行整合盘活,打造村级标杆民宿,引导乡村民宿规范发展和管理。
聚焦群众和游客的痛点难点,汤塘村还建成智慧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农产品自产自销区,有效破解“停车难、摆卖乱”等问题;通过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美丽乡村节点串珠成链,主干道变身景观长廊,白墙黛瓦间点缀着绿植花卉,一步一景皆成画卷。
品质升级▶▷
向精品化的发展新阶段出发
87℃的珍稀氡温泉自古便是村民的“生命之源”。但汤塘村精品特色民宿不多,对爱拍照打卡的年轻消费者吸引力不足,周边分散经营的农家乐、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让这眼“宝泉”长期困于“小打小闹”。
“七成顾客都是来自珠三角的中老年群体,获客方式以熟人推荐为主。”周右铭观察到,这些游客奔着真温泉而来,实地看上某一家民宿后,现场订房入住,更看重性价比。
也基于每户民宿房间数量不多,村民满足于当前的获客方式,较少在旅游电商平台上架客房,对下一步的民宿升级毫无头绪。
“引流”在前,近几年汤塘镇、汤塘村也在思考着如何提升民宿品质、打造民宿品牌,“圈粉”更多消费者。村内三两家小而精致民宿的相继出现,给了村民一丝信心。
走进椿檀汤苑,时下流行的原木色家居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若有若无的木质香钻进鼻腔,几幅装饰画点缀墙上,三两只猫懒洋洋趴在地上“揽客”,温馨的氛围中透露出乡村民宿的精致。民宿不远处,则是古朴气派的濂溪书院,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今年春节刚开业的椿檀汤苑,成了村里少有的精品民宿。
看到村里的民宿生意蓬勃,原本在广州做程序员的周键阳去年决定回乡办民宿。在父母支持下,他请来设计师,把占地面积约100平米的老宅改造一新,分成9个带独立泡池的单间,房后小院子则打造成可供茶歇、做手工的公共空间。
椿檀汤苑刚开始营业,小红书是主要引流渠道。周键阳与妻子定期在平台上发布活动内容,如“三八”节提供香槟、清明节制作艾糍等,通过手工、社群活动吸引新客报名参与。周键阳还不时给顾客制作柠檬茶。团购平台上的好评,说明这种细节上的贴心给顾客留下了好印象。
椿檀汤苑前后累计投入改造资金250万元,这笔费用在村内民宿改造项目中堪称“巨资”。经过重金投入装修的椿檀汤苑,客房单价是同村其他民宿的两倍以上,春节假期所在的2月营业额就有8万元,“算起来,这是一次高投入、有回报的投资。”民宿营业第一个月,看着可观收入,周键阳对往后经营很有信心。
村的另一头,院外参天古树茂盛,院内绿草葱盈,温泉池水热气蒸腾,将周围的景色衬得宛如乡间密境。这是在广东首届“向往的民宿”大赛中获得“向往的闺蜜民宿”称号的“一方小院”民宿,也是汤塘镇打造有故事、有风格、有情怀的精品温泉民宿的典型缩影。
精品温泉民宿逐渐增加,对温泉民宿整体品质升级起着示范作用。
另外,汤塘镇还组织汤塘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委”干部、温泉民宿业主等40余人组成学习小组,前往清新区三坑镇,向精品民宿“尖子生”取经,拓宽温泉民宿从业者规划建设思路,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助推汤塘镇温泉民宿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温泉名镇、产业兴城”定位,通过文旅提质、工业增效、乡村振兴三轮驱动,汤塘镇以汤塘村为核心,构建“民宿集聚区+文旅示范区+生态涵养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并投入5826万元铺设特色古道,改造农房81栋,主干道黑底化约6.4公里,打造泉眼广场与滨水景观带,让古村“古韵新生”。
完善民宿功能配套,激活村庄闲置农房资源,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大风车景观等功能配套设施,培育农家乐、农事活动体验、古村参观等业态配套。
说起汤塘村的温泉民宿发展,周右铭信心满满,“下一步,汤塘村将从六大方面布局温泉产业,通过泉眼广场打造、主村路沿线存量农房微改造、滨水游览慢行系统配置、古村古树修缮活化、村内美化绿化、‘百千万工程’馆建设等18项建设工程项目,推动温泉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
“文旅+”新业态
破淡季人气难题
淡旺季不均一直是温泉行业的痛点。眼下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对此,汤塘镇党委委员周川介绍,聚焦温泉产业链延伸,汤塘镇正联动聚龙湾、熹乐谷等景区,以强带弱创新推出“温泉+中医养生”“三伏浴”等康养业态。
通过开发温泉研学课程,汤塘镇有机串联文旅体验、健康疗养与农产品展销,构建多元产业生态圈,并针对民宿住客制定景区优惠措施,让温泉资源的“热度”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度”。
此外,汤塘镇还“花式”造节日、办活动,以节为媒推动消费场景“出新”,让文旅既吸睛也吸金。
每年春节,汤塘镇举行舞被狮、舞鲤鱼灯、撞彩门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吸引各方外地游客。从保护好到传承好,该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持续擦亮乡村全域旅游名片。
离汤塘村不远处的田心村素有“青梅之乡”的美誉,有着数百年的青梅种植历史。正所谓好山好水产好梅,田心村群山环绕,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风味独特的一品青梅。
“小青梅经过加工,即可变成乌梅、话梅、咸梅等产品,特别是对不喜酸的人来说,青梅加工品适合大众口味,深受市场青睐。”田心村党总支书记黄惠钟介绍,田心村引导本地合作社、种植大户、能人利用传统工艺酿制青梅果酒、青梅蜂蜜、青梅淹果等,年均加工6万多斤青梅。
刚过去的四月,第三届青梅旅游文化推广活动就在此举行。活动设计“寻梅探秘”趣味定向赛,来自大城市的亲子在乡间树下奔跑嬉戏,举办鲤鱼灯DIY活动中,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竹编鲤鱼灯。多元的乡村活动、饱含地域特色的美食为温泉之乡增光添彩。
十二月是温泉旅游的旺季,也是粉葛的收成季。截至2024年,汤塘镇已在竹山村举办了二十一届竹山粉葛节,现场评选“粉葛王”,展示竹山粉葛美食,吸引大批游客与企业前来采购。
粉葛扣肉、鲫鱼粉葛汤……汤塘镇的酒楼以粉葛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类菜品。“来温泉的客人到了汤塘,指定要吃竹山粉葛。”莫先生在京珠高速汤塘出口附近经营着一家农庄,他不断开发新的竹山粉葛菜品吸引游客,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斤粉葛。
以产带游,汤塘镇乡村旅游与农产品产业充分融合,形成以产业为根、文化为魂、文旅路线为桥的“进化农旅发展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湾区北后花园的全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