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石材专场遍地开花推动行业更快更好出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6:51:25
近日,在锦瀚石材举行的一场外贸交流会上,一场关于“2.0革命”的行业讨论再次拉开序幕。
“水头企业能不能切一些2.0cm的大板?”在去年的一场外贸交流论坛上,一名女外贸员的提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台下数十位石材企业代表面面相觑——这个颠覆国内常规1.8cm的“非常规需求”,揭开了行业潜藏的危机——当国际标准早已锁定2.0cm厚度时,国内石材企业却因成本考量,将大板越切越薄。这位女外贸员的诉求,让石材人猛然惊觉:对接国际标准,才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关键。

星程石材2.0外贸馆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力
当2.0cm大板的需求投向中国石材从业者时,这场看似简单的尺寸之争,实则是中国石材业与国际市场规则的正面交锋。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对话竟成为改写行业游戏规则的起点。
去年年底,作为论坛的举办地,中闽万石汇率先开启2.0行动,推出外贸选材中心,展出2.0cm的大板。紧接着,锦瀚石材、星程石材、磊易石材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推出2.0cm的大板。一些大理石加工厂听闻风声,也开启了2.0加工时代。
日前,记者来到锦瀚石材,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一个显眼的指示牌:外贸选材区。走近细看,一片片修裁得整整齐齐的大板摆放在一个个A字架上。放眼望去,与以往的火车架陈列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外贸选材对环境、大板的厚度以及大板品质都有很高的要求。”锦瀚石材总经理郑进锦表示,公司始终专注于石材的全球化营销模式,早在2018年就与厦门20多家优质外贸公司合作,所以对外贸的标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指出,随着石材行业的发展,出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企业必须适应国际标准,规范尺寸,以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
据悉,锦瀚石材拥有数十个自主矿山品种,主要集中在希腊和土耳其。为配合全面出海战略,锦瀚石材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生产不同工艺的大板,为贸易公司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国际建筑标准始终将2.0cm作为石材基准厚度,而中国供应商为压缩成本,通过“1.8cm策略”培养客户习惯。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做法,令中国石材在国际高端市场逐渐失声。“当客户开始主动要求标准厚度时,说明市场正在倒逼我们回归正轨。”中闽万石汇总监张建复盘时坦言。与此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石材人能够一起加入2.0行列,推动石材高质量出海。
除了2.0专卖场的兴起,还有不少工厂开始设立独立的2.0机台,专门切割2.0cm厚度的大板。澳文洲石材厂长吴招任介绍,工厂拥有6台线锯。自从去年听说外贸对2.0cm大板的需求后,便开始积极寻找有意向切2.0cm大板的客户。今年开春,就有石材加工户陆续下单,目前2.0cm大板的订单主要以白石加工为主。
尺寸变革背后的价值重塑
石材行业的出海之旅,不仅仅是物理尺寸上的变革,更是价值体系的深刻回归与重塑。
星程石材总经理孙燕鹏一针见血地指出,外贸标准的复杂性远超厚度这一单一指标,2.0cm虽为石材进军国际市场的基础门槛,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对出口全链条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控。
石材的物理性能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对目标市场包装规范、标识要求乃至木架熏蒸等细节的严格遵循。这些看似琐碎的标准,实则是确保产品安全抵达、客户满意使用的关键环节,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损失与麻烦。
孙燕鹏强调,石材人不应盲目跟风,而应深入调研外贸市场的真实需求,避免陷入无序竞争的漩涡。不同市场对石材产品的需求各异,比如北美市场注重品质,中东市场则更看重性价比。因此,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精准推送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是提升出海成功率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南安石材外经贸协会执行会长李海军提出了“抱团出海”的战略构想。他认为,石材行业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单打独斗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因此,他倡导南安石企联合起来,通过协会平台整合资源、跨界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盈利点,实现互利共赢。这一战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南安石材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记者 蔡静琦 文/图)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