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羊”帆而起 “绒”胜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3:14:00
7月18日至20日,西北东胜,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如期而至。
和着从“中国绒都”向“世界绒都”迈进的强劲节奏,踏着鄂尔多斯世界级羊绒产业发展奋进的铿锵步履,这一刻,全球羊绒产业的目光向“东”看。



▲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在东胜开幕
这是一场全球羊绒产业的盛大聚会
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3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展团参展,大会集结了鄂尔多斯集团、上海恒源祥、宁波慈星等7家国内头部企业,以及浙江濮院、河北清河和本土产业集群等国内近200家参展商和220多家采购商。
这是一个持续八年之久的草原之约
八年来,在东胜,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连年必至,累计邀请参展企业约1700家,国内外采购商2300多家,采购消费人群超45万人次,交易总金额近40亿元。
这是一路探高攀登的升级之旅
依托深厚的绒纺产业积淀,从单一的生产端、代工厂到品牌为翼、创新赋能,龙头引领、全链联动,东胜为鄂尔多斯打造世界级羊绒产业贡献着核心动能与不竭活力。
集聚:
锻造产业全链条筋骨
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根基在东胜、壮大看东胜。
回溯1980年,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在东胜建厂投产,犹如一颗种子落地生根,自此开启了东胜引领鄂尔多斯羊绒产业破浪前行的征程。
四十余年来,从最初的单一生产工厂,到如今集原料收购、纺纱织造、设计研发、品牌运营、会展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从“一根绒线”的初级加工,到“温暖全世界”的品牌传奇,东胜始终站在地区绒纺产业发展的最前沿,以政策护航筑牢发展基石,以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以平台搭建拓宽线上线下市场,一路引领并见证着鄂尔多斯羊绒从“土特产”到“国际名片”的华丽蜕变,年产销羊绒制品402万件,占全市的62%、全国的31%。

▲东胜年产销羊绒制品402万件
产业,串珠成链、集聚成势是发展壮大的根本之要。
2024年4月,占地1968亩、总投资80亿元的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启动一期项目建设。今年年底前,这里将正式投入运营。
在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通过“一次规划、分部实施”策略,首批启动综合楼、交易市场和共享工厂三大标杆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600万件羊绒制品的产能,预计年产值可突破100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超1万个,并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带动周边形成超1.5万人的产业集群。

▲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目前,双绮、鑫牧龙、北疆数谷等16家上下游企业意向签约入驻,涵盖数字经济、绿色制造、品牌孵化等关键领域;内蒙古羊绒交易市场加速落地,预计建成后将实现年交易绒毛8000吨、无毛绒5000吨的规模,进一步巩固鄂尔多斯全球羊绒原料定价权;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进入深度洽谈阶段,鄂尔多斯农科院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合作的产教融合基地等创新载体备受瞩目。
未来,随着园区的正式运营及更多企业的入驻,这里不仅将成为产能集聚的“制造高地”,更有望成为羊绒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与品牌孵化皿,让“鄂尔多斯羊绒”的名片在全球市场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项目效果图
围绕鄂尔多斯打造世界级羊绒产业这一目标,高新区、东胜区持续发力深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升级之路:
——充分发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头雁效应”,以标杆力量带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加速推进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政策扶持孵化,吸引各类型中小绒纺企业入驻,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格局;
——推动绒纺企业在生产环节共建、在研发领域共享、在设计环节共拓、在展销渠道共搭,实现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协同发展;
——健全绒纺技术中试服务体系,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线的实际效益;
——制定绒纺品牌培育计划,从设计赋能、文化注入、营销扶持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东胜羊绒产品走向国内、国际更广阔的市场。
时至今日,这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为支撑、以链条延伸为路径的发展之路愈发清晰。东胜,正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地区绒纺产业竞争力。
创新:
走向更大市场的底气

▲“帕阑蒂”等中小羊绒企业品牌创新崛起
时代在变,唯创新与变革不变。
在东胜“帕阑蒂”羊绒品牌概念店内,工作人员轻轻展开一块面料——当有水滴落下时,竟如触到荷叶般,顺着纹理轻盈滑动滚落,留下一片干爽。
这令人惊叹的场景,正源于品牌耗时7年打磨的专利功能性羊绒技术:通过精密工艺在纺纱环节为每根羊绒纤维裹上一层富含石墨烯的膜,赋予面料防水、拒油、防污的“防护力”,让娇贵的羊绒告别繁琐护理,耐用度实现质的飞跃。
科技与匠心的碰撞,让“帕阑蒂”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本土羊绒品牌惊艳市场、一炮而响,更以“帕阑蒂——献给世界的爱”为主题登上了世界最知名的时尚舞台“巴黎时装周”,羊绒产品远销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多个地区。
蛇年春晚期间,东胜本土设计师郝桂兰设计的羊绒围巾——“五福玉京巾”成功跻身“总台文创”之列。
这条轻盈、细腻、柔软的羊绒围巾,从东飞雁羊绒制品公司的车间里启程,经过大大小小的100多道精细工序打磨,带着暖城的融融暖意,从东胜跨越千里,亮相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节目中。“能让带有家乡元素的文创产品登上春晚,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这也让我对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制作有鄂尔多斯文化气息的羊绒文创产品有了更足的信心。”郝桂兰这样说。

▲郝桂兰与她的羊绒文创产品
不止于产品端。
在东胜城区达拉特南路华容商厦至绒都小镇,仅仅0.97公里的街区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羊绒制品店240多家。这里是东胜羊绒制品批发零售的“窗口”,也是鄂尔多斯市首家羊绒行业联合体,大到龙头企业的品牌旗舰店,小到专精特色的工坊小店,各类市场主体在此共生共荣,手握从原绒到成衣的全链条一手货源,让每一位走进街区的顾客都能触摸到羊绒产业最本真的脉搏。
这条绒纺街区的亮点,在于“双向发力”的巧劲:一边以羊绒文化为锚点,打造绒纺特色文旅步行消费街区;一边以诚信为基石,塑造“胜都绒诚”营商示范街区,通过“三实标一溯源”管理,避免不正当竞争和商品以次充好,真正让消费者安心放心,更让东胜羊绒产品的招牌在透明化中愈发闪亮。

▲东胜双绮羊绒制品展厅
如今,一个个中小绒纺企业创新突围、一个个中小绒纺品牌蓄势崛起,东胜绒纺产业正以“百花齐放”的态势迸发蓬勃活力。
截至目前,东胜已集聚中小型绒纺企业111家、个体工商户295家。这些散布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毛细血管”,既有专注高端定制的工坊,有深耕电商赛道的商户,也有聚焦细分领域的企业,这些中小市场主体在协作中补短板、强优势,促动着东胜绒纺产业的生态链愈发坚韧。
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也正在形成全新的共生生态:大企业输出标准与技术,小企业贡献创意与灵活,共同推动东胜羊绒从“规模优势”向“价值优势”跃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根羊绒,都承载着走向世界的梦想与底气。
“羊”帆而起,“绒”胜未来。今天,东胜绒纺产业正以万千纤维的力量,继续在时代的新风里,扬起更辽阔的帆,驶向更壮阔的海洋。
(记者:廉晓梅)
编辑:鲁敏 审核:韩改琴 朱少立
校对:任施瑶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投稿邮箱:dsb0477@163.com
声明: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