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齐鲁师范学院QUEST阵列成功探测到Crab脉冲星巨脉冲信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14:00
4月6日,齐鲁师范学院QUEST(齐鲁探天分米波阵列)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探测到Crab脉冲星的巨脉冲信号。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齐鲁探天”项目在实现瞬变源探测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彰显了QUEST优秀的观测性能。

Crab脉冲星(PSRJ0534+2200)诞生于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爆炸,其前身星的爆发被我国宋代天文学家记录为“昼见如太白,凡二十三日”的天关客星。如今,这颗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自转周期仅33.502毫秒(约30Hz)的脉冲星,仍是天体物理的研究重点。当前研究重点包括:解析其射电/X射线辐射的相位关联性,探究粒子在10¹²高斯磁场中的加速机制。后续,团队将基于此次发现,开展长期监测,构建Crab脉冲星巨脉冲统计样本库,为理解脉冲辐射的瞬时特性提供新维度的观测约束。

QUEST在此次探测任务中展现出了优秀的射电观测性能。该阵列集成了先进的天线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了对强射电脉冲(峰值流量>1000Jy)及纳秒级的极窄脉冲信号的高触发捕获率。在捕捉像Crab巨脉冲这类瞬变高能现象时,QUEST阵列能够快速地从背景噪声及干扰中筛选出关键信号,并以极高的数值精度(32bit)记录信号特征。其卓越的性能不仅确保了此次Crab巨脉冲信号的成功探测,更为未来开展更多高难度射电天文观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快速射电暴检测、脉冲星巨脉冲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该成果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张建立博士指导下,国家天文台研究生林观泓探测到来自Crab的巨脉冲信号,该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天文系2022级本科生王浩东参与了数据采集工作,为数据的高质量获取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为表彰王浩东的突出贡献,将此次探测到的巨脉冲命名为“王浩东巨脉冲”。
今后,齐鲁师范学院将持续支持“齐鲁探天”项目,优化升级QUEST阵列,不断提升观测能力。同时,将继续加强天文学科科研设施建设,推进天文学科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培养更多优秀的天文学人才,进一步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宇宙奥秘,为射电天文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薛冬 通讯员:张建立 通讯员:任逸 编辑:吕冰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