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 孩子暑期夏令营 这些安全细节要注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21:1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
连日来,夏令营的安全管理问题频频引发公众关注。随着夏令营热度持续走高,家长该怎么选夏令营?应特别注意哪些细节?8月13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夏令营持续升温
“6天5晚近6000元,夏令营价格相当贵。”说起13岁女儿前不久参加的“跟着课本去旅游”江西夏令营,家住九龙坡区的李女士虽然有些“肉痛”,但还是很认可夏令营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李女士说,本想趁暑假带女儿出门旅游,但因工作太忙请不了假,于是就给女儿报了夏令营。“孩子不仅玩得开心,回来还会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间。”
夏令营热度正持续上升。据重庆十二生肖活动教育机构负责人吴国才透露,该机构今年暑期推出了十多个团,每个团约30—40人,都已满员,报名者以中小学生为主,小学生占比更高。
去哪儿旅行最新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研学游”与“亲子研学”“夏令营”等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增长超四成,市场呈现鲜明地域特色:北京、陕西、河南等历史文化深厚的地区以互动性更强的博物馆夏令营为主;新疆、青海、贵州、广西等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则主打科考类夏令营。
火爆背后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夏令营持续升温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夏令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宣传和实际体验不一样。”吴国才介绍,一些机构打着“独家线路”“专业导师带队”的旗号,实则将项目外包给外地团队,甚至临时拼凑人员带队,“体验如同开盲盒,质量难以把控”。
吴国才举例说,有的孩子顽皮,有的孩子内向,不同性格孩子的兴趣和情绪也会存在差异,在夏令营中,因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往往用一套方法应对所有孩子,不仅让孩子感到不适,也背离了夏令营的教育属性。
我市另一家夏令营机构负责人还透露,不少夏令营也曾爆出安全问题,此前,就有夏令营因食品问题导致孩子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此外,不少夏令营还存在机构定价不一、研学内容参差不齐等问题。
优先考虑“适配性”,与孩子充分沟通
面对纷繁复杂的夏令营产品,家长该如何选择?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重庆市研学旅行研究会副会长朱华明表示,家长应把“是否匹配孩子的个人状况和成长需求”放在首位,切忌因“假期有人托管”这一简单诉求而盲目选择夏令营。家长需先明确教育与成长目标,再分析孩子的年龄阶段、身体体能、兴趣特质、性格与社交适应度等,并与孩子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具体该怎么做?朱华明也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家长在选择夏令营机构时,要认真核查其行业资质,包括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活动场地资质、交通运营资质、相关责任险投保凭证等,不要选择无资质或“挂靠”的机构。
其次,家长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服务内容,包括每日行程、活动强度、住宿餐饮标准、师资配置、家长沟通与反馈机制、安全保障与责任划分等,费用明细也应逐项列出,要警惕“综合服务费”等模糊表述,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同时,要了解带队人员的情况,家长可通过教育背景、从业经验、职业资格认证等信息,判断带队人员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能力,确保课程活动由专业人员设计实施。
此外,孩子入营后,家长要做好过程跟踪,可要求机构在营期间定期提供结构化反馈,而非发送零散的打卡照片,重点关注孩子的主观体验与成果产出。
朱华明特别提醒,家长要理性对待营销,警惕“限时优惠”“过度营销”等宣传,对“名师”“专家”“名校”等宣传也要查看佐证材料,并充分考虑家庭预算,不盲目跟风。
原稿点击:@家长们 孩子暑期夏令营 这些安全细节要注意-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