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湘雅ICU创新“移动式监护”助力患者早期康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0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8日讯(通讯员 严丽 武海亮 全媒体记者 岳霞)重症医学科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把人救活”,也应更多关注患者的早期康复和生活质量。近日,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创新“移动式监护”模式,让心电监护、氧气装置与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实现了治疗与早期康复的无缝衔接。

“感觉腿没有力气,害怕走不稳。”“雷叔叔,别怕,把手给我。”“我们先站稳,深呼吸,再慢慢抬脚。”……这是4月7日发生在湘雅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真实一幕,护士正在指导重症患者雷某“学走路”。在医护人员的“保护”下,雷先生从“不敢迈出第一步”,到后来慢慢踱步,最后独立行走,他顺利完成了3次20米的下床行走训练。

10天前,雷某因重症肺炎转入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时,他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医院迅速制定救治方案,通过高流量氧疗、俯卧位通气、抗感染治疗等措施稳住了他的病情。然而长期卧床使雷某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

“早期活动是重症康复的核心理念。”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介绍,一旦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医护团队便开展康复可行性评估。在这个“黄金窗口期”,团队手持评估量表,全方位分析患者状态,并配以个性化康复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医护团队做到点对点、一对一、分阶段落实。

“早期康复绝非盲目冒险,每个细微的生命体征变化,都可能影响预后。”孙士昌护士长强调,在雷某早期康复训练中,医护团队通过智能监测设备移动式实时追踪患者的心率、血氧及耐受度,每日动态调整方案,“我们反复强调工匠精神,将重症监护精确到毫米、毫升、每分钟。”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雷某的康复稳中有进:从床上间断清醒俯卧为始,到轮椅上坐位,再到床边踏步、氧气袋吸氧下扶床转圈步行训练,最后患者在吸氧袋吸氧状态下,在走廊上进行无搀扶来回步行训练,雷某的康复轨迹也勾勒出一幅ICU患者的康复路线图。

相关文章
北京日报社区小板报 | 大风今儿走?高温明儿到!
2025-04-14 07:45:00
“空中120”起飞!湖南首个航空医疗救护联合体成立
2025-04-13 23:11:00
何同学拒绝网约车好评言论引争议,网友:请对库克这样说
2025-04-13 13:20:00
中国部署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扶持
2025-04-11 22:16:00
中国中铁:董事长提议回购8亿~16亿元股份
2025-04-11 1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