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吴阿顺:十年归途,一场命中注定的重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0:06:00    

当吴阿顺在沃尔沃中国公开赛赛前说出“赢不赢是上天给的”时,命运之神正在编织一个奇妙的轮回。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最后一次中国公开赛中,初露锋芒的吴阿顺拿下自己第一个欧巡赛冠军。而十年后,赛事回归申城,又是这位39岁的上海选手,再次在上海捧起冠军奖杯,完成了一场与时光的深情对话。

十年归途,在家门口夺冠,昨晚,新民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吴阿顺,他说:“第一个冠军将我推上欧巡赛的国际舞台,第二个冠军则让低谷中的我重返赛场。家门口的比赛,永远是最完美的。”简单的话语里,是一个高尔夫球手最朴实的执着——无论经历多少起伏,永远准备好再次出发。

轮回的缘分

十年前,在上海汤臣高尔夫俱乐部,吴阿顺赢得了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冠军,那是他的第一个欧巡赛冠军;十年后,当这项赛事重回上海,在嘉定颖奕安亭高尔夫俱乐部,他再次捧起北欧地平线奖杯。这不仅是时间的巧合,更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重逢。

“我和这个赛事非常有缘分,都说十年磨一剑,我十年磨了两剑。”如果说第一次夺冠是他打开欧巡赛大门的钥匙,那么这次胜利则是吴阿顺重返荣耀舞台的通行证。去年因排名一位之差失去全卡的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这场胜利的分量。吴阿顺赛后感慨道,“我肯定是在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中受益最多的那一个。”

回顾过去的这个比赛周末,吴阿顺并非一帆风顺,但一步步稳扎稳打,他笑到最后。决赛轮前9洞,吴阿顺交出-1的成绩,转场后,比赛进入吴阿顺时间,连续“抓鸟(打出-1杆成绩)”,他与英国选手乔丹·史密斯同分领跑。关键的17号洞,阿顺再次拿下小鸟,史密斯则吞下柏忌(成绩+1杆),最后一洞前,阿顺手握2杆优势,随着第18号洞吴阿顺保帕成功,虽然史密斯推进小鸟球,但吴阿顺依然以1杆优势赢得第30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冠军。

夺得冠军的一刻,吴阿顺没有显得太过兴奋,这个39岁的男人似乎早已学会了宠辱不惊,这种专注与克制,正是他多年职业生涯的写照。保持着令人敬佩的冷静,直到最后一杆落定,才允许自己释放情绪。他说:“高尔夫没有打到最后,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伤病的侵袭

过去一年对吴阿顺而言并不容易。他在迪拜竞赛积分榜上排名115位,刚好与全卡位置相差一位,参赛数量大幅减少。更糟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左手“网球肘”一直困扰着他,这让他的挥杆变得痛苦而艰难。

从去年9月开始,网球肘的疼痛就如影随形。“好得比较慢,打巡回赛又很难放下所有比赛去集中治疗。”吴阿顺尝试过各种方法——针灸、放血治疗、冲击波疗法,甚至在本次赛前练习时,都是缠着绷带上场。但这位老将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比赛中,我不会去缠绷带,一旦有绷带会影响心理,让自己觉得这里有伤,会形成掣肘。”

“赢比赛并不一定会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这句话道出了吴阿顺这些年对高尔夫运动的感悟。

以中国公开赛夺冠为起点,10年过去了,吴阿顺从30岁到近40岁,欧巡赛冠军也从一个到了五个。当身体不在巅峰之际,心态的平稳成了最强大的武器。正是这种举重若轻的从容,让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完成了惊艳的逆袭。“我没有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我就想着在伤势不加重的情况下尽可能打得好一些......放松地去打,享受比赛。”吴阿顺如是说。

回家的感觉

“在上海打比赛心情会更放松。”吴阿顺的声音里带着回家的惬意,“生活在这里,家在这里,整个人会放松。”不同于在国外比赛的紧绷状态,这座他生活多年的城市给了他最踏实的依靠。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鼓励、熟悉的美食,这些细碎的温暖编织成最坚实的后盾。

曾作为国家队一员,参与2016里约奥运和2020东京奥运,这些经历对吴阿顺而言,格外特殊。在里约,他参加了奥运开幕式,体育场内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人山人海的狂欢,“这种画面毕生难忘。”在他看来,参加大型综合运动会的感受要比参加职业联赛更好,“有队友,大家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练球、彼此鼓励。每天大家还会一起探讨球场的策略。”但与之相应的,压力也比个人联赛更大,“因为你代表的是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你的一次失误会影响更多。”

今年11月的粤港澳全运会上,吴阿顺将代表上海出战。对香港的赛场并不陌生,他透露,那个球场有上百年历史,是一座建在树林里的球场。而比赛的关键更可能“输赢在果岭。谁能看破果岭规律,谁就有望领先。”上届全运会,他获得了个人季军,这届,他更希望能带领团体,冲击更高领奖台。

在上海生活训练多年,吴阿顺见证了这座城市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青少年选手多了很多,在场上,越来越多能看到父子档、父女档选手打球。”他相信这项运动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而积极参与举办青少年比赛,他也希望能为下一代铺路:“未来是他们的。我们只是探路者。”

站在人生的这个节点回望,那些伤痛的记忆、低谷的挣扎,都化作了奖杯上最动人的光泽。这场跨越十年的重逢,不仅是一个冠军的轮回,更是一位运动员对初心的坚守。当夕阳为颖奕安亭的果岭镀上金边,吴阿顺的身影与十年前汤臣的那个年轻人重叠在一起——时光改变了容颜,却不曾改变那颗热爱高尔夫的心。

相关文章
吴阿顺:十年归途,一场命中注定的重逢
2025-04-22 10:06:00
突发讣告!知名企业创始人去世
2025-04-22 08:30:0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等在解放日报撰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为何能在上海率先实现?
2025-04-22 06:32:00
第一观察丨“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也足够大”
2025-04-21 07:23:00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肯定中方在缅甸地震中发挥的作用:我们看到中国高效响应
2025-04-21 0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