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推动邮轮经济从“流量热”向“产业兴”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0:22:00    

清晨的青岛邮轮母港,一艘蓝白相间的巨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靠岸,甲板上挤满举着手机拍摄海面风景的游客。这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自4月6日开启青岛首航以来,单日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万人次,创下开港以来的最高纪录。近年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青岛在邮轮经济领域迅速崛起,成为继上海、天津之后的中国邮轮市场新增长极。作为北方邮轮旅游的新枢纽,青岛正以“政策+市场+体验”的三重引擎,推动邮轮经济从“流量热”向“产业兴”升级。

国际邮轮港区启动区效果图。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供图

“海上头等舱”成年轻人新宠

“原本以为邮轮是‘老年专列’,结果上船后发现泳池边全是穿泳装的年轻人!”前几日,在青岛邮轮母港,记者见到了来自烟台的90后白领林原,她刚结束5天的日韩邮轮行,她形容这趟旅程是“躺平式度假的天花板”——人均5000元包吃住,甲板泳池、海上剧场、免税购物一应俱全,“睡一觉换一个地方,一站一景全程免签”。与她同行的闺蜜则将这趟旅程称为“超松弛旅行”。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供图

这种“无脑出游”模式正成为都市青年的新选择。“以前五一假期出行,不是自驾堵在路上,就是在火车站、机场人挤人。今年我打算试试邮轮游,听说在邮轮上可以放松地享受美食、欣赏海景,还能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感觉特别适合我这种想在假期好好放松的人。”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王告诉记者。和小王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如今,年轻人的旅游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享受。邮轮游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在邮轮上,他们可以尽情享受悠闲的时光,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邮轮出境游订单中,25岁至35岁客群占比达近半,较疫情前有大幅度增长。

邮轮公司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变化,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和活动。比如,有的邮轮上专门设置了电竞区域,供喜欢玩游戏的年轻人娱乐;还有的邮轮会举办主题派对,邀请知名DJ现场打碟,让年轻人在海上也能尽情狂欢。“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特色服务和活动,吸引更多年轻游客选择邮轮游。” 一家邮轮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而且,邮轮游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在旅途中,他们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子。”

除了丰富的娱乐活动,邮轮游的性价比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算了一下,这次五一的邮轮之旅,包括住宿、餐饮和各种娱乐项目,价格比我之前去其他地方旅游还要划算。而且在邮轮上不用担心交通、住宿等问题,一站式服务特别省心。” 准备在五一乘坐邮轮出游的小周说道。据青岛邮轮母港工作人员透露,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邮轮旅游即将迎来旺季,不少航线的船票已早早售罄,想要在黄金周出行的旅客需要提前订票。

邮轮市场火热“出圈”

“邮轮经济绝非‘过路生意’!”青岛市邮轮游艇协会副会长柴忠指出,一艘邮轮相当于一个海上城市,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套服务,还需采购大量生鲜食材等,并带动港口补给、免税购物、岸上游等全链条消费。

2024年发布的《青岛市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明确,对始发港客源每人补贴200元至300元,邮轮常态化运营最高奖励300万元。得益于此,青岛邮轮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复苏,去年,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全年共接待邮轮21个航次,基本实现“月月有船”;出入境旅客7.1万人次,是2023年的16.5倍,最高上客率达到99%,山东省外游客占比近50%;青岛至仁川中韩客运班轮一周三班常态化运营,对韩免签政策使邮轮母港成为韩国游客乘船入鲁首选地。

邮轮旅游市场的火热,吸引了众多邮轮公司的目光。越来越多的邮轮公司将青岛纳入重要航线节点,纷纷加大在青岛的运力投放。今年年初,访问港邮轮“欧罗巴2”号搭载500名外籍游客抵达青岛,年度最大欧洲入境旅游团为邮轮市场注入活力。而此次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离沪后选择青岛作为首航地,更是意义非凡。“爱达·魔都号”等6艘邮轮今年密集入驻青岛,航线覆盖日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港口,预计全年带动消费超20亿元。凯撒旅业董事长迟永杰表示:“青岛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策划‘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就是希望借助这里的交通优势,为游客带来全新的邮轮体验,同时也推动青岛邮轮经济的发展。”

随着邮轮市场的不断发展,青岛的邮轮旅游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日韩航线,还陆续推出了一些特色主题航线,如海上音乐节主题航线、亲子美食主题航线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我特别喜欢那种有主题的邮轮航线,在旅途中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感觉特别有意思。” 经常参与邮轮旅游的刘先生说道。

开启文商旅体融合新模式

邮轮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预判,经过2024年和2025年两年的恢复、培育,中国邮轮经济将从2026年开始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十年”。如何让邮轮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文化载体?青岛的答案是“邮轮+”跨界生态。

这种创新模式已初见成效。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以“海上+陆域”联动模式为核心,海洋旅游正从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爱达·魔都号”的青岛首航,便是邮轮与文旅融合的成功范例。在5天4夜的航程中,游客们不仅可以在邮轮上享受豪华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还能在停靠港口时,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次邮轮之旅,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海洋文化。在邮轮上欣赏着美丽的海景,到了港口又能去当地的特色景点游玩,这种体验太棒了。”体验过此次航程的张楠说道。

而邮轮与研学的融合,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和探索平台。在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时常能看到一群群孩子兴奋地登上邮轮,开启他们的研学之旅。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联合环海湾集团的“见识邮轮——童谣朗诵研学营”便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孩子们在“蓝梦之歌”号邮轮上,了解邮轮的历史、构造及航海知识,还能亲身体会邮轮旅游的乐趣与魅力。回到岸上后,他们还能参加童谣创作课,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这次研学之旅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邮轮,感觉特别神奇。”参与研学营的小朋友说道。

如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正在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海洋研学+旅游”体系,推出沉浸式教育体验。依托“爱达·地中海”号邮轮等特色航次,开展邮轮文化、海上救生等主题研学,已覆盖超5000人次。同时,世界之眼、数字海洋国际客厅等载体引入VR海洋生态探索、数字航海模拟等科技场景,联合山东港口资源开发港口运营实践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元社会实践平台。“这种将邮轮旅游与研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模式。”一位学生家长说道。

邮轮与国际消费的融合,让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成为了跨境消费的新热点。在港区的启动区,市政道路已通车,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世界之眼以全景玻璃幕墙与生态光影艺术打造360°昼夜可观的滨海地标,项目直连地铁2号线枢纽,集旅游集散、海洋疗愈、文旅消费等功能,已对接苹果、星巴克等30余家国际品牌,并规划引入米其林餐厅等精致餐饮。“以后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不仅能坐邮轮出海游玩,还能在这里享受国际化的消费体验,真是太棒了。”前来参观的市民赵女士说道。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于倢

相关文章
太原直飞莫斯科旅游包机启航
2025-04-19 17:31:00
山东青岛“真金白银”解决青年住房问题
2025-04-18 21:47:00
【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渭南镇张新村:百亩冬油菜花绽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4-18 19:06:00
观机器人大会 解码济宁城市味道 | 夹饼
2025-04-18 15:38:00
乘赏花列车,打开“花漾之旅”
2025-04-18 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