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贵阳马拉松|赛场故事:3.5万跑者勇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6 12:39:00
6月15日清晨,2025贵阳马拉松在清凉的晨风中拉开帷幕。3.5万名跑者从四面八方齐聚贵阳,他们中有初次挑战半马的本地市民,有远道而来的资深跑友,还有结伴参赛的亲友团。当发令枪响,无数奔跑的身影在赛道上勇往直前,奔跑的身影在赛道上交织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在这条融合了城市风貌与自然风光的赛道上,每个跑者都在书写独特的故事:无论是为爱奔跑、为文化驻足,还是为突破自我,每位参与者都在贵阳的青山绿水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马拉松故事。汗水浸透的衣衫,咬牙坚持的表情,冲线时绽放的笑容,共同勾勒出这场赛事最动人的画面。
尽管每个人的奔跑姿态不同,但眼神里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那是挑战自我、享受奔跑的纯粹热爱,成为这场赛事最动人的记忆。
2小时45分钟的陪伴 父母见证女儿突破自我
6月15日上午11时,2025贵阳马拉松的赛事接近尾声。在终点处的合影区,37岁的肖志坚轻轻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将沉甸甸的完赛奖牌挂在胸前,一手挽着父亲,一手搂着母亲的肩膀。"咔嚓"一声,镜头定格——父母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两人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而肖志坚眼神坚定,闪烁着完成挑战的喜悦。

这位来自贵阳本地的跑者,是本届半程马拉松1.2万名中签者中的一员,她刚刚完成人生首个"家门口"的半程马拉松。“用时约2小时45分,在我的理想时间段内!”肖志坚举起奖牌时,金属表面折射的光斑在她脸上跳动。
从2018年与长跑结缘,到读博期间因学业“被迫”暂停,再到回到家乡后重新穿上跑鞋,贵阳的青山绿水见证了她与马拉松的“断点续传”。
贵阳马拉松的赛道设计非常独特,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有18道坡度各异的“英雄坡”,对每一位跑者的意志与耐力都是一个考验。
“十八坡的赛道我整体感觉还是可以的,虽然充满挑战,但还是有信心可以过。”赛道上的考验,化作她口中"会呼吸的“挑战”,“第九个坡道相对来说会比较难,但是自己慢慢调整,到最后还是慢慢的坚持下来了。

回忆最艰难的时刻,她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父母所在的方向。原来,肖爸爸、肖妈妈陪伴女儿,清晨6点半就赶到了赛场,为比赛做准备,让她很感动,也成为奔跑中努力向前的动力。
"我们很高兴她能坚持跑下来。”肖爸爸告诉记者,来到现场陪伴女儿跑半马,是自己用实际行动给女儿送上的鼓励。看着因奔跑脸颊红红的女儿,他露出慈祥的笑容。
这场21.0975公里的奔跑,最终化作全家人在终点相拥时,奖牌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马拉松最美的风景,永远在爱与坚持的转角处。
"跑得快乐才是本质"——山西跑者王永平的贵马初体验
2025贵阳马拉松赛事结束后,终点广场一块写着"跑得快是本事,跑得快乐才是本质!"的标语牌成为热门打卡点。来自山西的参赛选手王永平正和朋友在标语前比着胜利手势,请路人帮忙记录下这难忘瞬间。

王永平与跑友合影(左)
这位有着8年跑龄的马拉松爱好者,以1小时55分完成了人生中的的第九场半程马拉松。“起跑时人多影响了配速,不然成绩还能更好些!”王永平擦了擦汗笑道,"不过贵阳的气候和观众的热情完全弥补了这点小遗憾。"
作为首次参加贵阳马拉松的外地跑者,王永平对赛事服务赞不绝口:"补给站设置科学,交通指引清晰,连我们这些外地人都能轻松找到路线。"最让他难忘的是赛道两旁热情的加油声,“今天贵阳的天气很给力,咱们贵阳人民的加油声也很给力!”
王永平对8.9公里处的侗族大歌表演印象尤为深刻,“正跑到体力临界点时,突然听到天籁般的侗歌,那种多声部的和声简直像给身体注入了新能量。”作为马拉松爱好者,王永平对此次赛事将体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做法赞不绝口,“每个表演点都很有特色,要不是比赛要抓紧时间,我真想每个点位都停下来好好欣赏,留张合影。”
利用周末专程来参赛的王永平,和同伴提前一天在周五抵达了贵阳,抓紧时间游览了青岩古镇和黔灵山公园。“下午6点的飞机回山西,明天还要上班呢!”他看了看手表说,“但这一趟绝对值,贵阳马拉松绝对是我参加过最有特色的赛事之一。”
当被问及为何钟情半马时,王永平略带谦逊地回答,“就我目前的水平来说,跑全马还需要再多练练。”
比起成绩,王永平更享受跑步本身带来的快乐——就像那块标语牌说的运动真谛。临走前,他回头望了望标语,似乎计划着下次再来挑战贵阳的“十八坡”。
奖牌里的蜕变:贵阳女教师跑出人生新赛道
在2025贵阳马拉松终点广场熙攘的人群中,一个独自举着完赛奖牌自拍的清秀身影格外引人注目。30岁的李谨如,一位来自贵阳市某学校的教师,刚刚完成了她人生中的首个半程马拉松。

“用时2小时30分!比预期快了整整半小时!”李谨如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原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小时完赛,这个成绩完全出乎意料,“今天贵阳的天气特别给力,阴天微风,气温刚刚好,贵马的赛道设计也很贴心,虽然有几个上坡,但下坡路段更多,跑起来特别舒服。”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看起来经验丰富的跑者,其实一个月前才开始接触长跑。“我平时更喜欢游泳和羽毛球,跑步从来不是我的强项。”李谨如笑着说,“但看到家门口举办这么盛大的马拉松,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居然幸运中签了!”
为了备战这次比赛,家住老城区的李谨如特意提前一天住到观山湖的朋友家,这样离起点近一些,保证充足的休息。赛前一个月,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周坚持跑步3-4次,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整体下来感觉还不错,最难忘的是终点前那两个连续的上坡,相对比较困难,但靠着心中的信念,还是坚持下来了。”李谨如回忆道。

现在,这块融合了苗族银饰元素的完赛奖牌成了李谨如最珍视的纪念品。“这个苗族头饰的设计很精美,很有贵州的特色。”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奖牌,这不仅仅是一块奖牌,更记录了她突破自我的过程。
谈到未来的计划,这位新晋跑者充满期待,“我已经爱上了跑步的感觉,明年一定还会报名!”临别时,李谨如把奖牌小心翼翼地收进背包。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块完赛证明,更是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迪
编辑 罗丹
二审 谌思宇
三审 胡丽华